手术核对是涉及多环节、多人员的复杂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都可能会引起错误手术(包括手术病人接错、手术错误或手术部位错误3方面内容)的发生,引发医疗事故、纠纷。为预防错误手术的发生,特制定《多部门合作的手术患者核对制度》。
多部门合作的手术核对制度包括术前患者资料和手术信息的核对、手术部位的标记。
一、术前患者资料和手术信息的核对
(一) 术前患者资料和手术信息的核对从病区医疗组决定手术的时刻开始启动,包括了4个环节,涉及到手术医生、病房护士、麻醉医生、巡回护士4个岗位。
(二)术前患者资料和手术信息的核对有两大项内容:
1、患者的病历资料、腕带、知情同意书、影像等辅助检查资料已准备齐全;
2、上述资料中,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床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信息须准确并相互一致。
3、核对环节如下:
环节一:手术前一天,医疗组的医生核对上述两大项内容并确保各项资料的齐全和相互信息的一致;
环节二:手术前一天下午,由病房责任护士核对并确保各项资料的齐全和相互信息的一致;
环节三:手术前1小时,病房夜班或责任护士检查手术患者病历、影像等辅助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填写术中、术后所带物品清单,并与接手术病人的手术室工友进行交班。手术室工友需核对上述两大项内容并确保各项资料的齐全;
环节四:手术前半小时,麻醉师和手术室护士共同核对手术病人,核对上述两大项内容并确保各项资料的齐全和相互信息的一致。
二、手术部位的标记
(一)手术部位的标记适用于下列情况:
1、 具有左、右双侧的组织、器官手术,如:肺、卵巢手术等;
2、 四肢手术和手指、脚趾手术;
3、 具有不同平面的手术,如脊柱手术。
(二)不需要进行手术部位标记适用于下列情况:
1、 单器官手术,如剖腹产,心脏手术等;
2、 事前没有明确部位的手术或操作,如心导管手术;
3、 牙齿的侵入性操作,但需在病历上记录或相关的放射资料做好记号;
4、早产儿。
(三)手术前一天,手术医生核对病人的身份与手术部位,进行手术部位的标记。手术标记按以下规定操作:
1、手术部位的标记应尽可能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并征求病人的同意。当病人拒绝手术部位的标记时,医生应考虑暂停手术。
2、须用不褪色的记号笔在手术切口或附近部位做好标记,标记必须在病人皮肤消毒和手术铺巾后仍清晰可见。
3、可采用写标记者姓名的缩写、英文“YES”或画一条切口线的方法进行。不允许“×”图形作为标记,避免产生歧义。